轻诺必寡信什么意思是什么 轻诺必寡信什么意思二年级,出自哪里-sbobet网址

“轻诺必寡信”是什么意思?

轻诺必寡信,指的是轻易的许下诺言的人,必定是一种很少遵守承诺的人。因为轻易的许下诺言可能会超出了自己的践行范围。所以这样的诺言很有可能就实现不了,也就不能体现自己的信用了,往往这种人是食言而肥的。不值得轻易相信的。这就是轻诺必寡信的意义所在了

轻诺必寡信来自于《老子》里面,原句是“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意思就是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轻易许下诺言,一旦许诺了,就要认真的去完成诺言,经常轻易答应对方要求的人,一定都很少守信用!

拓展资料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解释

以无为之心去作为,以无事之心去做事,以无味之心去体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以德报怨。解决困难从容易入手,做大事从小事入手。天下难事必从容易做起,天下大事必从细事做起。故而圣人始终不自为大,所以能成就其伟大。轻易许诺必定失去信任,轻视问题必定遇到更多困难。故而圣人总是重视困难,所以最终无难事。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要想做大事,先从小事做起;想要以后攻坚克难,先从容易的事情做起。要把容易的事情当作难的事情来做,提前思考会遇到的问题,这样就能从容应对。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要有为,先懂得无为的道理。不要妄为,要抓住关键,有舍才有得。

《道德经》强调要通过正确的道路和手段,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的为,也就是无为,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事无事”。做事的时候要懂得无事的道理,不要多事。领导者没事找事,就是刁难。

“味无味”。饮食讲究清淡,寡味,少油少盐。最好的味道,反而是没有味道。

世上最好的味道,就是没有味道。没有味道是万事万物的本味,包含一切的味道。“君子之交淡如水”,水没有味道,也有味道,就是“淡”,也是“无味”。

 

“大小、多少”,要“大其小”,要“多其少”。大,从细小而来。多,由少累积而成。要把小事看得很重要,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做起的。积少才能成多,想要多,就要一点一点积累,积少成多。。解决问题要从小处着手。

“报怨以德”,对别人的埋怨,应该站在一个“德”的角度,用道的东西里面去感化。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讲的是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图难于其易”,想要做难的事情,要从容易的事情做起。“为大于其细”,想要做大的事情,得从小的事情一步一步来。

困难的事,从简单处着手,把握要点,找到关键,就容易成功。大的成就,要从小处做起。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所有的难事,都要从容易的事情做起。想要做难的事情,从容易的事情做起;想要做大的事情,从小的事情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祸患经常出现在平常注意不到的小地方。那些毫不相干的小毛病累积起来,就会成为大毛病。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所以有智慧的领导者就是这样:“终不为大”,不是老给大家画饼充饥,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做起,“故能成其大”。一步一步地完成计划,最后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能够做大事的人,小事一样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不说大话,小心谨慎。

“轻诺必寡信”,说话要讲信用,能给别人做成的事再去允诺。没把握做成的事,不要轻易去答应。如果答应人家的很多事最后都做不成,时间长了,人家一定认为我们是不讲信用。

“多易必多难”,把事情看得很容易,,最后一定出问题。小事情都要认真对待。面对难的事情,小心谨慎,最后没事;反而在一些最容易的事情出问题。凡事太容易,后面一定会出现很多的困难,出现很多的问题。

“是以圣人犹难之”,所以有智慧的人,把这容易的事情都看作很难。天下的事情都当作难的事情来做,反而结果没有什么难的事情,“故终无难矣”。把容易的事情当作难的事情来做,最后事也就做成了;真正难的事情,认真准备最后难的事情也就克服了。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重视每件事情,不会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尽力兑现。圣人不好大喜功,却能成就大事。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颇为强大。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到处征伐,威震四方。晋献公很好色,宠爱骊姬。几年后,骊姬生了个儿子,取名奚齐。当时晋献公有好几个儿子,有申生,重耳和夷吾等等。但是,晋献公喜欢骊姬,因而把全部父爱都倾注在奚齐身上。骊姬为了让奚齐成为太子,千方百计地陷害申生重耳他们。最终,申生被害,重耳和夷吾流亡国外。

晋献公死后,奚齐当了国君,但很多人不服,不久就发生政变,奚齐被杀,骊姬也投水自尽。里克等人发动政变杀掉奚齐后想立重耳为国君。但重耳觉得国内局势还不容乐观,有危险,就拒绝了。大臣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夷吾也不错,就派人去找夷吾。当时夷吾在梁国避难,觉得最好去找秦国帮忙,借助他们的兵威回,并约定把河西一带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穆公听信了,便发兵送夷吾回国。最后,夷吾成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当了国君后又舍不得河西的土地了,事先答应给里克的土地也不给。不久晋惠公干脆赐里克死,

 

几年后,晋国爆发了饥荒,晋惠公急得没有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向秦国借粮食。秦穆公问百里奚该怎么办,百里奚说:“天灾哪个国家都会有,抚恤邻居这是为国之道。所以还是借给他们的好。”秦穆公说:“他们的国家是可恶,可百姓们又有什么罪呢?”于是借了很多粮食给晋国。

无巧不成书,第二年秦国爆发了饥荒,而晋国却获得丰收。秦国就找晋国借粮,晋惠公居然不但不给秦国粮食,还发兵准备讨伐秦国。秦穆公听说后气得两眼冒火,大臣们也义愤填膺,决定饿着肚子也要发兵抵抗。

秦国先下手为强,率领大军进攻晋国。由于晋国背信弃义,秦军将士全都上下一心,士气高涨。不久后,秦国大军在韩原交战。晋惠公急功近利,驾车的马摔了个跟头,被俘,晋国大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