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阻击战的历史简介:历史上哪些战役在取得胜利之前,是经历过十分曲折的过程的?-sbobet网址

网友提问:

历史上哪些战役在取得胜利之前,是经历过十分曲折的过程的?

优质回答:

辽沈战役第一阶段的锦州战役,完全符合题主的描述,具体曲折的过程,请容方城慢慢道来。

1947年春,东北民主联军在取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后,东北蒋军损兵折将,处于全线防御的战略态势。

同年5月,稍事休整的东北民主联军对蒋军又接连发起夏季、秋季、冬季三次攻势作战。至1948年3月,三次攻势作战共歼敌近31万人,并将东北卫立煌集团的4个兵团,合计55人,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

此时民主联军已更名为东北野战军,全军下辖12个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17个独立师加地方军区部队,总兵力已达105万人,东北地区的敌我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同年9月,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攻取锦州,发起辽沈战役,对东北蒋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务必将蒋军包围、歼灭在长春、沈阳两个孤立城市。

锦州是东北联接华北的门户。锦州能否攻克,关系到辽沈战役的成败。而打锦州的关键是在有效阻击来自锦州以南锦西和锦州以北沈阳两个方向的蒋军援军。

为此东野司令员林彪,将东野分成攻城与打援两部分,以6个纵队外加炮兵纵队,3个独立师会攻北宁线各据点及锦州,以4个纵队外加一个骑兵师在彰武,新立屯阻击沈阳援敌,以3个独立师阻击锦西之敌。

9月12日,攻锦部队开始攻击北宁线各据点,为包围锦州扫除外围。闻知东北野战军即将攻打锦州,急于搏命的蒋介石亲临北平与傅作义商议后,决定从塘沽、烟台抽调7个师的兵力,会同原先驻扎在锦西、葫芦岛的4个师,共计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锦西、葫芦岛两个方向支援锦州。同时命令沈阳城中的廖耀湘兵团组成西进兵团进占彰武,切断我军攻锦部队的补济线,然后东西对进,对包围锦州的我军予以合围。

面对蒋军从海上突然增兵,东北野战军压力倍增。身为辽沈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林彪夜不能寐,敌军援军从沈阳西进,东进援军也从锦西、葫芦岛两个方向攻来,而长春被围敌军也有突围迹象,一时间战局突变。

原本计划的锦西方向打援力量,由于蒋军方面的海上增兵,此时显得十分薄弱,稍有不慎将陷入多面受敌的危险当中。面对危机,林总感慨的说道:“原本准备了一桌席,此时却来了两桌客。”

风云突变之时,林总审时度势,敌变我变,坚定不移的执行战役预定目标,并迅速抽调两个纵队的兵力在塔山一线阻击侯境如东进兵团,并特别命令身处最前线的东野4纵,不计伤亡,务必将侯镜如兵团牢牢阻击在塔山以东。

为打好塔山阻击战,林总经与罗荣桓政委商议后,特派四野参谋处长苏静前往4纵加强指挥力量,这在四野战史上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为此还引起了4纵领导的议论,可见林总当时的压力之大。

同时林总还专门电示4纵,调刚刚治病归来的原4纵司令员,现已改任4纵副司令的胡奇才,亲临最前沿的12师,靠前指挥,并特别命令道:

“令4纵副司令胡奇才到塔山一线协助12师指挥作战,并每天向东野战军司令部发四次电报报告当日敌情,我情,人员伤亡和弹药消耗情况。要用最好的连队守住阵地。”

最终英勇的4纵,在塔山这个既无塔又无山的起伏地带,历经5天,硬是以1个纵队3个师的兵力,抵御住了蒋军11个师外加海、空军的立体进攻,创造了解放战争的防御战奇迹,为四野打下锦州,立下了首功。

战后,一向清心寡欲,很少私下与人交流的林总,特地请胡奇才将军前来做客,请他谈谈塔山阻击战的心得体会。

多年以后,生性耿直的胡奇才中将,在谈到林总对塔山阻击战的具体指示时,客观的说道:

“总之,在塔山阻击战中,林彪对我们的指挥很正确、很实际、很具体的。这是事实,也是历史。”

锦州战役,就是在如此险竣,曲折的条件下展开的,最终东北野战军在扫清锦州外围后,历时31小时,攻克锦州,全歼城中守敌10万余人,取得了辽沈战役第一阶段的伟大胜利。

其他网友观点

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华儿女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英勇抗战,每一次胜利都是非常艰难,其中我们广为熟知的“台儿庄战役”就是一场艰难的胜利。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此时华北方面的形势同样严峻。

韩复榘先失黄河,再失济南。

韩复榘作为山东省主席,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但是在抗战中消极,对日军入侵不抵抗,致使日军很轻松的就过了黄河天险。面对日军渡过黄河之后,韩复榘未战而走,日军于1937年12月27日占据济南。

韩复榘弃守泰安,津浦路 门户大开;

韩复榘让日军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就占据了济南,于是日军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泰安在济南南边,是北段津浦路的门户,当日军占领济南之后,顺势占据博山、莱芜,并由此进攻泰安,韩复榘很快败退。李宗仁强令韩复榘夺回泰安,韩复榘置若罔闻。

蒋介石枪杀韩复榘,日军两路夹击台儿庄;

韩复榘放弃山东激起全国的愤慨,蒋介石也为了杀一儆百,最终决定杀死韩复榘。此举对士气有极大的鼓舞,使前线将士更加勇猛。与此同时日军兵分两路,分别由藤县和临沂南下夹击台儿庄。

血战临沂,张自忠舍命救援,斩断日军一臂;

日军兵分两路南下,一路进攻临沂,当时驻守临沂的是3军团第40军庞炳勋部,在日军第5师团的猛烈攻击下,40军节节败退,最后退守临沂。此时李宗仁命令在淮河边上的59军张自忠部救援,正常行军从淮河到临沂需要三天时间,所以日军计划先将40军打败,然后再歼灭张自忠的救援部队。但是张自忠发挥“西北军”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一鼓作气,用一天一夜的时间赶到临沂,从侧面进攻日军第5师团,并最终将第5师团打退,先斩断日军一臂,给后来侧面包围创造了条件。死战藤县,王铭章死战不降,为台儿庄包围赢得时间。

日军进攻临沂的时候,也进攻藤县,当时驻守藤县的是川军。川军的武器装备都非常落后,而日军进攻藤县的是第10师团长矶谷师团,他们在进攻藤县开始,就是飞机的狂轰乱炸。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川人不负国,他们凭借坚强的战斗力,硬是将日军阻挡在藤县达3天半,为第5战区之后的台儿庄会战争取了有利时间,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后来李宗仁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成就也。”

台儿庄决战,蒋介石、李宗仁前线动员,中国军队先败后胜。

日军在花费巨大精力攻占藤县之后,开始进攻台儿庄,此时中国军队调动已经快到位,只需要最后的时间。李宗仁以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部固守台儿庄,日军以第10师团为主力,强攻台儿庄,经过三天的激战攻入台儿庄城内,双方开始了激烈的巷战。

这时蒋介石到徐州进行动员,李宗仁也到前线进行动员,中国军队士气大增。攻入台儿庄的日军始终不能完全占据台儿庄,孙连仲坚守在南关一带,死守阵地,拖住日军。

1938年4月3日,李宗仁下达总返攻击令,第20军团汤恩伯部之第52军、第85军、第75军在台儿庄附近向敌展开猛烈攻势,将日军第10师团包围。城内的孙连仲得到反攻的消息之后,率领城内的军队进行夹击,日军第10师团,在中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开始溃逃,日军师团长矶谷本人率残部拼命突围。

此次台儿庄会战,中国军队沟通坚强的抵抗,打退了日军的进攻,击溃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日军2万余人,是正面战役中第一次大败日军,大大的激励了全国的抗日激情。

此战中国军队也付出了5万人伤亡的代价,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抵抗侵略者,他们的精神长存,他们的英魂长存。

其他网友观点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一场十分著名的战役叫做淮海战役。可以说淮海战役的胜利,就是经过了十分曲折的过程的。

我们都知道淮海战役的规模很大,但是,这个战役一开始规划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大的规模,而是向滚雪球一样,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慢慢的变大起来的。

本来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是在粟裕的华野军和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之间战开的。粟裕的华野军把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给围在了碾庄一代。

很显然若是没有人来救的话,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肯定是会被歼灭的。

蒋介石当然不想眼睁睁的看着黄百韬被歼灭了。

于是,他又开始调集了军队。这一次他是把自己的嫡系部队,组合了一个第二十兵团,大概十二万人投入到淮海战场上。

这个十二兵团,蒋介石是交给了黄维来指挥。

黄维的到来,让淮海战役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我们可以把他的加入称为淮海战役的第二个阶段。

可是,这个时候粟裕的华野军正在全力的对付黄百韬的第七兵团,他们抽不出身来对付黄维呀。

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也加入到了淮海战役当中。

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就是对抗黄维的十二兵团去了。

在黄维的十二兵团向淮海战场上进军的时候,刘伯承就派了军队去骚扰他们,延缓他们的进军速度。

因为只有这样,刘伯承才能在淮海战场上,扎一个口袋阵,等待黄维的十二兵团落入到自己布置的天罗地网里来。

因此,当黄维带领的十二兵团到来的时候,他们就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给围在了双堆集这个地方。

本来是来救人的黄维,也陷入到了被动挨打的窘况当中。正是黄维和刘伯承交战的时候,粟裕的华野军歼灭了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粟裕的华野军腾出手来了。

但是,这时候蒋介石又派了杜聿明带领的兵团来救黄维了。淮海战役的规模再一次扩大,杜聿明的到来也可以称之为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

粟裕正好带领的华野军来围歼杜聿明,最后杜聿明的兵团被粟裕的华野军打败,杜聿明被俘虏。

黄维的十二兵团被刘伯承给打败,黄维被俘虏。

所以淮海战役就是一个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取得了最终战争胜利的战役。

其他网友观点

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的取得胜利,就是经历了十分曲折的一个过程的。因为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投入人数做多,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

这个战役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粟裕和黄百韬之间的进行的。

第二个阶段:刘伯承和黄维之间的进行的。

第三个阶段:粟裕和杜聿明之间的进行的。

淮海战役一开始是在粟裕和黄百韬之间展开的,那时候他们对峙的地方是在碾庄一带。被围的是黄百韬的第七兵团,黄百韬不是粟裕的对手,就开始向蒋介石求救,若是蒋介石不来救,黄百韬有可能会面临着全军覆没这个结局。

蒋介石不得不派军队来救援黄百韬。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新组建了一个十二兵团,共计十二万人。他把这十二万人交到了黄维的手里。

要知道黄维带领的这十二万人,是国民党的嫡系部队,他们的武器装备和士兵的作战经验,都是当时最为顶尖的。

若是他们到来,粟裕的华野军双拳难敌四手,肯定是难以应付的。

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中原野战军就上场了。

也就是说黄维的十二兵团,有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来对付。当然了对于当时的中原野战军来说,想要打败黄维的十二兵团也是不容易的。

为了取得胜利,刘伯承采取了三个最为重要的步骤来走。

第一,派一部分士兵,去黄维的必经之地对他进行骚扰,延缓他到达淮海战场的速度。

第二,自己在淮海战场上搭一个口袋阵,等待黄维钻进来,然后来一个瓮中捉鳖。

第三,当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快到的时候,让陈赓把他的十二兵团引诱到口袋中阵当中。

可以说所有的进展,都是在刘伯承的预料当中进行的。

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到了淮海战场上,就被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给围在了双堆集这个地方。

在黄维被围的时候,粟裕的华野军已经把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给歼灭了。这是蒋介石没有想到的,也是黄维和黄百韬没有想到的。

黄维被围之后,蒋介石心急如焚。这一支军队可是他的嫡系部队呀,他必须要救黄维,因此蒋介石就派了杜聿明来救黄维。

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只能对付黄维的十二兵团。杜聿明的到来,也就只能有粟裕的华野军来应对了。

正好他们已经歼灭了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粟裕带领的华野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让杜聿明的兵团和黄维的兵团合二为一,否则,四五十万大军合在一起,后果不堪设想。

在粟裕和刘伯承共同的努力下,经过长期的对峙,最终粟裕俘虏了杜聿明,刘伯承俘虏了黄维,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其他网友观点

长平之战,秦围攻赵三年久攻不下,双方国力都快撑不住的时候,然后双方易将,秦将换为白起,赵将换为赵括,然后就是秦断了赵的后路,将四十万赵军围住,秦王亲自到前线征兵,最终将赵军全部坑杀。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历史上哪些战役在取得胜利之前,是经历过十分曲折的过程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塔山阻击战的历史简介相关的文章

相关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