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醉美河溪村-sbobet网址

点击上面蓝字“望安山文学”,关注sbobet利记手机的公众号,谢谢!
散文||醉美河溪村
作者:吴秀明
编排:非 鱼

河溪村是个革命老区重点村,是福建省云霄县和平乡建设新农村唯一的示范村。以前是作业区,现在改成社区,还配套了社区协警。——题记
一、简况
河溪村,总人口约800人,常住人口近400人,是个非常美丽的乡村。
村庄距离县城仅8.5公里,位于和平乡境内。我们的车子大约行驶20分钟就到达村头,盛情邀约我们前来的小吴(我20多年前教过的学生)的新厝就在村头第一间。略叙别后之情后,他特意请了一位村民当向导,带我们沿村参观游赏。
二、古樟树
村口,“河溪 革命老区村”的石碑跃入眼帘,红漆有些褪色,但上面字迹还是清晰可见,彰显着老区重点村的历史与现状。石碑前方有条七八米宽的环村路,环村路左侧则是一条宽四五米、长三百多米的机耕路。两者交界处旁边有个小广场,一棵千年古樟树枝繁叶茂。奇怪的是枝桠上有很多嫩绿嫩绿的叶子,似乎刚长出不久;整个树干瘦削瘦削的,完全看不出千年的粗壮与沧桑。
小吴看出我们的疑惑,便解说起来——村里老人说,朱元璋还没当皇帝时不是曾经当过乞丐嘛,有一天他来到河溪乞讨。当时村里太穷,他没乞讨到饭,走到村口这里还被老樟树绊摔,一气之下便蛊言“河溪窟,雨伞入,斗笠出”【注】“万世古老樟,不死也不张!”自此开始,这棵樟树再也没发过芽吐过绿,树干也不再长粗长壮,但又没有枯死。
六百多年过去了,近年来,党的建设新农村政策落实到位,作为和平乡建设新农村唯一的示范村,村庄里里外外焕然一新,尤其是环村路的建成,更是大大方便村民出行和村庄发展。
“自从环村路建好后,这棵古樟树竟开始吐芽抽枝散叶呢!”向导接过小吴的话题,“大家都说,这是真正的枯木逢春——欣逢盛世繁华嘛!”
基于此,村民们又把樟树底下的空地休整一番,铺上广场砖,又摆上两副石桌椅。夏夜晚风,村民们在此或休闲纳凉或跳跳广场舞,其乐融融。
有古樟树作证,一切都将越来越美好!
三、三王公庙
三王公庙建在下窑社——从河溪村与邻村交界处下坡右转小路往前200米处,三王公水坝的下游旁边。下窑社所属的山头叫水尾山,也是属于河溪村的。
几乎所有的庙宇背墙都是密封的,可是这里的王公庙后墙却留有一个大圆孔,为什么呢?原来这里供奉的是《封神榜》里面申公豹请来助纣为虐的骑虎骑豹骑彪的三位王公大神,因为是被请来挡水尾的,所以三王公庙要建在溪水河流的末端。考虑到三位王公大神跟猎神(介子推死后被晋文公封为“猎神”)是冤家,又打不过猎神,所以必须在其庙背后留一个口洞,以防遭遇猎神敌不过时可以跑掉。
四、百亩果菜园
四五米宽的机耕路自南向北缓缓延伸,我们一路朝前,边走边聊边看。但见果实垂枝、绿色满园,百香果、印度枣、菠萝蜜长势旺盛,各种应季蔬菜新鲜喜人。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片百亩果菜园,分布在村道两边,平坦开阔,土质松软呈浅褐色,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很肥沃的土壤。
又有宽窄不一的田间土路纵横交错密布其间,无论耕作或欣赏田园风光,无论走路或开车,都非常方便。灌溉水沟星罗棋布,且修建得特别牢固,沟底及两侧全部水泥抹砌,可见政府重视之大,投入之多。
向导说这片土地将建成原生态的闽南农业大观园,现在均已平整结束,进入招投标阶段。
冬日暖阳绽开灿烂笑容,慈爱地俯视大地;不时有风吹来,拂在脸上,并不觉得冷,反而有种秋天般的凉爽舒适。果蔬的芳香,泥土的气息,阳光的味道,和着沟渠里缓缓流淌的水声,构成一幅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图。人行其间,深呼吸,再慢慢放松一下久居城市的疲惫与无奈,顿觉神清气爽无比美好!
五、河溪的溪?河溪的河
机耕路尽头是一条小溪流,目测有十几米宽吧。溪水自上而下缓慢流淌。连续三四个月的久旱无雨,导致溪流很细,没有往日的哗哗作响。溪水很浅,呈翡翠色,清澈透亮得特别任性。
我们沿着小溪逆流而上方向的堤岸慢慢走着。堤岸是青砖铺就,宽有两三米。左边是近米宽的灌溉沟渠环着平整完毕开阔肥沃的百亩果菜园,右边是狭长流动的溪流,一切都是那么真实、简单而不失生动。
再看看溪流两侧,对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茂林修竹,郁郁苍苍,在纯粹蓝的天空映衬下,格外清新碧绿。这边的溪岸,野花野草丛生,有常绿灌木丛,也有小树木,皆呈茁壮成长态势。虽已入冬,依然蜂蝶飞舞,流香四溢。溪水则是清澈见底,不时可见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鱼儿游来游去,还有小蝌蚪模样的,时不时把我拉回童年的记忆深处……
由于持续大旱,有些地方河床裸露,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暴露在阳光下,光溜溜的非常干净整洁。若不是担心河道复杂,我真想下去捡几颗玩玩……
边走边看边聊,很快,左前方闪出一座五角凉亭,红瓦白墙白柱,看得出刚修建不久。凉亭周围是一片绿化带,已种上不少花卉苗木,规划设计简单中不失实用性与观赏性。相信来年春天,这里定是姹紫嫣红蜂蝶舞翩跹。
继续沿着溪岸往前进入村道。溪流依旧不大,却有潺潺之声。原来左前方有一处落差较大的沟渠,水量较大,正卯足劲源源不断地往溪里补充能量。循着水声,抬头往左望去,一条几十米宽的河面出现在我们面前:河流很长望不到尽头,隐隐约约看到远处水面上有座桥,小吴说那是“甘埔桥”,正是小溪的源头。难怪水量如此充沛!
因为水位高,河水呈现墨绿色,一眼望不到底,但还是很清澈。水草丰美长势旺盛,两岸绿荫环抱甚是迷人。随意站在河边,眺望河面或远处,都有一种叫惬意的东西轻轻从心间滑过,舒适、愉悦。
离开河边继续朝前,还是笔直的村道,道路两边各有一条灌溉小水沟,宽度和高度都有几十公分吧,施工非常牢固,底座和两侧甚至顶部全部用水泥抹砌。看来当地政府确实有在办实事。
视野所及,不是蔬菜就是果树,不是苍翠就是墨绿,让人误以为跟春天撞了个满怀!
六、黑石固石公石嬷
河溪的溪名叫“黑石固”,意为“黑石头”,此间还有个优美的传说呢。
且说我们沿溪岸走着走着,忽然溪中两块造型奇特的大石不约而同吸引了我们的视线。石头都不小,黑褐色中带点青绿,表面光滑,画面感很强。右边那块石头底下有两撮黄褐色芦蔓,像极男人的胡须,遂名为“石公”,左边那石上宽下窄,鼻子部位隆起,微侧向石公,遂名之“石嬷”。两石手挽手紧紧相依,分明就是一对不离不弃的情侣。
相传几千年前,河溪村就是一个风景秀美山川无限的小村落。有对远道而来的夫妻被这个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所吸引,就此定居下来,并发誓永不离开此地。他们住在“月牙楼”里,一起柴米油盐、诗书琴画,一直活到99岁(夫妻同岁),同一天无疾而终。死后,他们又都化成大石落在溪流中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两块石头在溪流冲刷下越发干净清亮。就这样,它们相偎相依留在这里,永不分离。
遂有此溪之名。“黑石固”象征着爱情永固、誓言永固。
这就是河溪村代代相传的“黑石固石公石嬷”的传说。
七、树德岩
村道尽头就是“树德岩”,即“吴侍郎庙”。明朝吴永绥学了《孟母三迁》后,就满云霄地为儿子吴原(1431—1495年)寻找读书地,最后选中河溪“太师椅”那地方,即现在的“树德岩”。他把儿子带到这里筑屋定居,让儿子专心读书。吴原后来考中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乡人皆称之“吴侍郎”。
寺庙前面有两颗铁树,当地人叫“树鸡”,说是当年吴父种下的,至今已有560年了。
寺庙主持告诉我们,当年吴原每天早上五点就起来读书,都是这两只“树鸡”给他“叫早”的呢。原来,铁树的叶片极像一只只小公鸡,凌晨五点左右被风一吹,便发出类似公鸡打鸣的声音,吴原听到后马上起床读书。
《云霄厅志》《云霄县志》同有记载:树德岩原由明成化年间(1465年)的里人吴永绥建在河溪村。树德岩有棵“树鸡”,清早会打鸣,提醒吴原起床读书。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34岁的吴原考中进士。
可惜他最后却被同僚陷害,“暴病身亡”。
后来,河溪村民为了纪念他,就把这间寺庙叫做“吴侍郎庙”,侧间的房子墙壁上还悬挂着与他有关的介绍与事迹。
现在寺庙右侧有块空地,就是准备矗放吴侍郎雕像的。
每个有底蕴的村庄,都有一些流传千古的传说故事。河溪村吴侍郎庙就是其中之一。
八、老树公
老树公是一棵古榕树,伫立在村庄一角,也是几百年树龄了。腰身很粗,需三四个成年男子才能合抱得过来。枝叶繁茂,枝丫多而长,有些都伸到旁边的古厝屋顶上。出于安全考虑,那些古厝都已不再住人。正午的阳光穿过树缝,形成一圈一圈的光环,蓝、黄、白相叠,再慢慢拉长,五彩缤纷撒在头顶,很喜庆的样子。
树干上附着一层青苔状的小叶子,迎着光线翠绿翠绿的。我注意到村里很多古树上面都有这样的青苔,比如我们午后在半月楼旁边看到的那棵几十岁的龙眼树,树干自下而上由粗变细,最后竟然分成两支交叉扭了几扭又拢在一起向上生长,其交叉处附近也有很多苔生植物附着,或许跟当地的环境、气候有关吧。
九、半月楼?王爹庙?戏台?护城河
午饭后,我们重点参观了“半月楼”。
半月楼其实就是土楼。两座半圆形的土楼相背而建,形成很独特的造型。土楼都是两层的,两楼之间有条半米宽通道,整个楼型结构匠心独具,上窄下宽。两座土楼建于同一年代,皆有六七十年历史,外观看着很是破旧不堪,但是进到一户人家里面,因为住户平时勤于打扫,竟也维护得不错。红砖白壁、木梯草绳,古色古香中又独具韵味。正是:
阴晴圆缺皆有道,
风雪雨露各含情。
如果把整座村庄的旅游资源都开发出来,再把这两座土楼改造成古民居风格,将不失为一项很有创意的设计吧。想着想着,我的眼前竟已浮现出顾客盈门的情景来。
穿过半月楼,就到了“王爹庙”,里面供奉的竟然是宋江。究其原因,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庙不大,四五十平米,守庙的人午休去了,庙门铁将军把守。我们只在外面望望,里面供桌上一对红烛燃得正旺。
王爹庙正前方就是戏台。上一周刚请戏班来演过年尾戏,所以戏台上显得很干净,有村民在上面晒了一些农作物。午后的阳光大大方方照在上面,作物们一幅温馨的享受状。
戏台右侧是一条古护城河,大跃进年代村子叫作业区,办了很多工厂,古护城河就是当年最理想的工业排污通道,为此还拆掉了旁边的古城墙呢。此河目测有一米宽,也是用水泥重新修建过的。河水很浅,同样清澈,有些落叶飘到河里,顺着流水贴着河床流着,速度不是很快。貌似还有一些孑孓在蠕动。
过了护城河,左拐没走几步,就到了村部。这是新村部,旧村部则要往上继续走。
旧村部现在长得怎么样呢?出于好奇,我们又一起往前走。
十、旧村部
旧村部就是原来乡部所在地及相关国有工厂聚集区,彰显着解放后河溪村的重要地理位置。大跃进年代的河溪作业区(现在改为村),有橡胶厂、米粉厂、鱼露厂,还有酒厂等,村民大都是工人身份,“嫁女嫁河溪”之说由此而来。
一条约一米宽的土路,夹在一片断垣残壁之中。依稀辨得出门楣上蓝色“电影院”三个字,旁边是原来乡米厂,隔着一条小路的对面,则是原来乡茶厂、物资站、统购处,外墙上还有些相关的标语,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都已模糊不清,只能看清“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这些字眼来。
房子都已破损严重,断墙残瓦上生长着很多藤蔓植物,攀爬环绕。其间还有不少野花,红的,蓝的,白的,紫的,上下点缀,仿佛一个天然花园,好美!
世间万物,无需刻意,自然就好就美。
十一、甘埔桥?甘埔溪
离开旧村部,我们逆着河溪大溪走到其上游源头——甘埔桥。甘埔桥就架在甘埔溪上面,连接河溪与甘埔两个村庄。钢筋混凝土支柱和桥墩、桥面,使得整座桥看起来非常坚固。桥面宽近10米,设计有人行道和双车道,底下还保留着原来土路桥面。栏杆是用很粗的钢管做的,涂上淡蓝色油漆,显得清新淡雅,如同眼前的山水田园。
倚立桥栏,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树木倒映在清澈透亮的水面上,很有立体感,可与九寨沟相媲美;白云以蓝天为背景,一堆一堆铺在溪底,犹如给溪底铺上一床厚厚棉被。一个小学生骑着辆自行车从底下的旧桥面经过,后面两只小黑狗正撒着欢跟着跑。青山碧水、蓝天白云、小孩小狗,还有溪边那几间小屋,就这么毫不刻意地集中在大自然这个画框里,和谐,和睦,和煦。
十二、沿溪绿化带走廊
返村时,我们走的是沿溪绿化带走廊。村居、村道、排水沟、人行道、田野,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不时可见民房外墙上贴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标语,红纸黑字,彰显农民兄弟们一颗红心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坚定信念。
有村民在人行道与田野交界处晒了一长排的萝卜干,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小时候踩萝卜做萝卜干的时光,竟是非常亲切的回味。
有段田野,被一大片池塘隔开。池塘里种着不少喜水瓜果,有丝瓜、百香果等,顺着搭在水里的竹架攀爬生长,旁边有条已无人通行的土路,搭了几间简易鸭圈。白色的土鸭、黑色的番鸭,一大群悠闲地踱着步,还有些直接下到池塘觅食去了。一切竟是如此自然、和谐。
一路风景一路闲聊,很快就到了告别时间,虽然我们是那样的留恋与不舍。
河溪村,一个不失原味的乡村,一个发展中的乡村,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

【注】旧社会富人出行用雨伞遮阳挡雨,穷人则只能用斗笠。这句话是在挖苦河溪村是个穷地方——富人进村来收租,穷人出村去找活干。
2019.12.08
图片/作者拍摄
作者
简介
吴秀明(笔名:子非鱼也、非鱼),中文本科毕业,福建省中学高级教师,县作协会员。自由撰稿人,“冬歌文苑工作室”编审,“中乡美”平台和《中国乡村》杂志散文审编室组长。爱好读书、写作、旅游和摄影,已发表作品近三十万字。
识别二维码,关注sbobet利记手机
亲爱的“望安”校友,无论天涯海角,期待您的支持与加盟。
投 稿 指 南:
面向云霄一中新老校友及所有关心支持云霄一中的朋友征稿。来稿要求原创首发,附作者简介、相片、微信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稿费全部来自赞赏,友情赞助将全部用于发放稿费并在文末排榜公布。
【望安山文学】编辑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