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作文?
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
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
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
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华而不实.
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
9、接近大自然,节假期走出去,见多才能识广.
10、接近大自然还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丰富多
1
何为好?何为不好?如何才能写好?
到底有多少家长咨询的时候问“老师我孩子的作文怎么才能提高呢”已经无法准确估计了,来咨询的家长,都是同一个问题。因为暑期安排了小学阅读、写作与作文精修课,所以这节课我们就这个问题来聊一聊小学作文如何才能写好。
要想知道如何写好,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那,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有人说,能达到该年段的课程标准要求的就是合格好作文了,是不是呢?也有道理,课程标准嘛,达到标准不就是优秀的了?就像是,若用小康来衡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达到小康标准,不就说明已经优秀的生活品质了?这话没毛病,但是!小康生活也有时间、地域等的限制,十年前江苏徐州的小康家庭和现如今上海的小康家庭本身就有质区别。
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如果大家挑选前5-10年前的中考高《满分作文》作文选和近两年的中高考满分作文对比就不难看出,同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是截然不同的,近阶段学生写作水平较之前总体有大幅提升。现在的小学、初中父母亲几乎都是85、90后,无论是他们自己受教育的水平还是对孩子的教育理念都有大幅度提升。
然而,在整体进步的同时,注定会有另一部分“整体”止步不前,差距在这里体现,家长如此,老师也一样。有时我们甚至会惊讶,同样是四年级的孩子,他家写的作文怎么这么厉害,我家小孩写得很普通很稚嫩呢?同样的课标,同样的教法,同样的作文题,为什么写出的作文天差地别?答案是,老师不一样,心智年龄不一样,对他们的写作要求不一样。
也许,不是你的孩子作文比同龄孩子差,而是别的孩子已经远超于同龄孩子的心智,作文水平也已经远高于你所认为的“课标要求”的写作标准了。
举个例子,下面是四年级的小夏同学写的一篇作文原稿。
2
这篇四年级学生习作好不好?
这篇作文好不好呢?你会说,好啊!四年级的小孩写成这样,算是达标了。是的,它已经达到四年级学生写作文的基础要求,能够懂得分自然段,能够写完一个制作过程,几乎每一个句子都是通顺的,有头有尾也有内容有中心,还能使用一些高级的词语和成语,这当然是达标啦。
还有,你会说,老师给的评价是a 呀,老师还针对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地方评价“开篇点题”与“过渡自然”呐,这都是这篇作文成功了的体现噢。它达标了,但是它有些落后。
这是现在很多小学生作文的现状,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几乎7成以上家长打开自己孩子的作文本儿,等级基本不会低于a,且,批注处大部分都是称赞的句子,家长看到后觉得很放心,不会在意,但到了初中后却急速两极分化,我说这些不是给你制造焦虑和恐慌,是想和你们分享一个或许片面的想法,第一,作文比较好的学生,心智年龄多数会大于同龄孩子;第二,从小学就要有一个作文训练意识:不要写千篇一律的作文,要给作文加上自定义。
3
拒绝千篇一律,给作文加上自定义!
《母亲节我为妈妈做了折叠的裙子》
(标题点评:如果让十三老师说这篇文章的亮点,我觉得并不是第一段和第二段,而是文章的标题,这样的标题很可爱,很真诚,不矫情不油腻,譬如可能有些孩子取的标题过大了,太招摇,例如《妈妈我爱你》,有些孩子取的标题太“考场作文”,例如《一个有意义的礼物》、《母亲节礼物》、《一个难忘的手工》,这都太普通,而你写的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了一首歌《喜欢上一个人的内心活动》,这是会写作文的体现,是你的优势,是很大的亮点)
母亲节那天,我在家里认真地为我的妈妈做了一件小小的礼物,那就是一个折叠的裙子。
那个折叠的裙子上有着一枚粉红色的玫瑰花,那玫瑰代表我对妈妈的爱。
(虽然这两段得到了赞扬,但我却觉得可以写得更好,因为这样两段儿是九成的学生都写得出来的,夏宝贝我们可以思考和尝试一些其他多变的写法。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会写这样的第一段?两个原因,第一,对文章第一段儿的作用认知比较单一,一想到第一段,就想着引起下文;第二,认识得也并不单一,然而除了“引起下文或开篇点题”这个作用外,其他运用起来不熟练,所以放弃,就选自己熟练的“引起下文”反复使用就好了。
怎么写更好?来看曹文轩《草房子》第一张第一篇《秃鹤》的第一段“秃鹤与桑桑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都是同班同学。”,他并不会写“桑桑的小学同学有很多,其中,秃鹤是他最好的朋友……”,这两句很像,但是文字效果和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不一样,“桑桑的小学同学有很多,其中,秃鹤是他最好的朋友……”就是大部分学生会写的内容,它直接引起下文的内容,而且点名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的关系,两个伙伴是亲密的关系,所以第一段的作用:引起下文 交代了人物间关系,然而“秃鹤与桑桑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六年级,都是同班同学。”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引起读者兴趣:既然没交代两人之间的关系,又是相处这么多年的伙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我觉得了解这两位同学的欲望会比第一种写法更加强烈。
以上的讲解并不是很绝对地说哪一个写法好,只是告诉大家,在小学阶段就要有意识写出多变,写出自己的个性。)
(示范:那天我回到家,匆匆忙忙地从抽屉里拿出剪刀、彩纸、胶带,我的时间有限,因为我要赶在妈妈下班前,为她制作一个母亲节礼物。)
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拿出紫色、白色、粉色和绿色的彩纸,把紫色的彩纸折成扇子的形状,再把它长的一边贴上胶,黏在一起成裙子状。接着,用白色的彩纸剪出上半身的形状,黏在裙子的上半部分。然后剪出半圆形和玫瑰花粘在裙子上,在半圆上写上“happymother’sday”再写上“妈妈母亲节快乐!”。
(这是最重要的一段儿,要思考自己写这一段儿的目的是什么?你先问自己,是单纯地教大家做一个手工折叠裙子吗?如果是,就要把这个过程写清楚,要让读者能够根据你的步骤也折一个裙子出来,如果做到写清制作过程,那么文章最后一段儿你就可以简单地写一句:做这个裙子并不简单,我花费了一个下午,可是,当我把它送给妈妈时,我看到了她脸上荡漾的笑容,我也很开心。你也来试试吧!做一个折叠裙,送给你要祝福的人,告诉她,你很爱她。但是,我按照你原稿的步骤实践了一下,我很难折出来,因为很多的步骤并不明确。
或者,你再问自己,是为了回忆自己在做这个裙子过程中的心里感受吗?那就要强调你的这种感受噢,你在做的时候是一帆风顺的吗?你想要强调那朵玫瑰花你在粘的过程中是那么小心翼翼吗?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你”觉得,这世界上的礼物中,唯有玫瑰花最能表达“爱”?曾经有看过爸爸送给妈妈玫瑰花吗?
你再想一想,有没有剪错的地方呢?怎么就剪错了呢?是因为你太着急了吗?离妈妈下班的时间很近了你着急了吗?有没有不完美的地方?你想对这一次的不完美做点儿什么吗?得过且过,这一次先凑合着吧,下一次再努力?还是在送给妈妈时描述它的不足?还是决定第二天再重新做一个呢?这种感受就是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感受,要写出来!
你再想想,你折的时候有没有想起有关于妈妈的一些生活琐事呢?比如,你剪出了一个裙摆的形状,这是不是妈妈喜欢的款式呢?妈妈有没有一条类似的裙子?妈妈有穿着这条裙子去过什么地方呢?裙子会不会被晾在晾衣绳上呢?也许你觉得这是生活琐事,不必碎碎念,可是,正是这些碎碎念才是生活的小确幸,如果你做这件裙子任何的心里波动都没有,那你是为了应付这个礼物而做的礼物吗?如果你回答我是,我也不会怪你,那么,下次,当你再制作某个礼物时,你可能会多了一些心理活动,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定制作文。)
当我送给妈妈时,妈送给我了一个吻合一个拥抱,对我说:“孩子谢谢你。”我也给了妈妈一个拥抱。
就这样,我和妈妈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母亲节。